汉歌谣 第十七章 我本俗人也

作者:莲城书名:汉歌谣更新时间:2021/06/11 01:17字数:3350

  

刘舜,常山宪王,生母是王皇后的妹妹儿姁。这个女人,历史上谈到极少,我只知道除了刘舜之外,她与汉景帝还育有三子,应该说她和她的四个儿子都是安分守己之人,自己虽不及姐姐王皇后得圣宠,却也从未闹出过什么大祸端。只是生在王朝时期,长在深宫内院之人,身份越是显贵,往往就会有着越多的不甘,就连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大汉太子也逃不过世俗的欲望心,刘舜真的能抛弃万人不惜以死相争的位置吗?以他那日对刘彻的态度,似乎能。他对我瞒着他的名字,也许是厌倦了作为刘氏子孙的争夺战。

我轻叹了口气,想了会子,不禁笑着感叹,我也是一个世俗之人,会在病中睡不下,披衣而起,揣测着别人的心思。

我知道所有人的结局,但那史书上简单的一笔一划真的能告诉我们所有吗?历史长河中被冲刷了多少我们看似平静安谧、却或暗含杀机或心存悲戚的事实?每个人心中独有的素描画像我看不到、触不着。我知道结局,却猜不到过程,我知道所有人或喜或悲的终结,却不知自己是否能够在这一锅沸水中善终而归。

我一声又一声地在心中叹息,伤病中的人果然是最喜悲的。我坐在床上,抱着腿,不禁悲从心中来,皱着眉。

外头天色已晚,风刮得有点大,抽打着窗,发出烦人的声响。平日里我是喜欢开窗而眠的,可是今夜这“嘎吱嘎吱”的声响,一声声响在心头,却让我心烦。我站起走到窗边,合上了窗。立着也许更有益于思考,我嘴角盈盈苦笑,心里打算着不如趁着这锅水还未煮干煮透,我赶紧收拾些细软逃离这个是非之地吧,现代人不都是趋利避害的高人吗?

“姐姐怎么只穿着件单衣?”开门而入的刘舜一面惊叫,一面取来斗篷为我披上,刚碰到我的手,一脸担忧地叫道:“这手怎么还这么烫?”

不管你对刘彻是否能真诚以待,但你对我的担心却是如此真实。我心头暖了起来,回头笑看他,轻声安慰说:“医师不是说了吗,我这瘟疫他可以治。”

他皱眉看了我一眼,将我扶到床上坐好,又伸手为我把了一次脉,过了半晌,皱起长眉,神情严肃,朗声责备着我:“即便师傅说了能治好你的病,你也不能如此糟蹋自己的身子。原本染上了瘟疫就对身体伤害极大,即使是治好了以后怕也是要留下病根的。现在不好好进补,睡好吃好,是想将自己活活自虐死掉吗?”

没想到他会如此生气,我这个大他几岁的成年人反倒不好意思了。他静了一会儿,又道:“太子说了这几日宫中事务繁忙,他不便出宫看你。让你再挨两日,好生调养。”

我原本只想静静地和他坐在一起,聊些家常,聊聊医馆,宫廷、朝堂之争都可不必理会,只是他既然扯出了刘彻,必是有许多事已不想瞒我了。

我看着他的眼眸,黑暗中也能闪光的清亮眸子,丝毫不像宫中长大的人般浑浊难以看透。你真的可以只当一个平凡的孩子,静看云卷云舒,不去理会黑云暴雨的侵袭?

我拉过他的手,紧紧地拽着,他的手很暖、很真实。我浅笑着开了口,微喘着气,原来我真的很紧张:“你对他是真诚的吗?”

他低低地冷哼了一声,随即答道:“宫中之人的相处之道便是要抛弃‘真诚’二字,转而时时揣着‘利益’一词,舜儿虽然只是一名孩童,却也是这汉宫的主人之一,若是对任何人都真诚相待,恐怕早已成了栗前太子那般的废物。没有心机在宫中是活不长的,但有心机者也未必会是一名歹人,或许只是洁身自好,不想被那肮脏的污血脏了衣裳,活得静好罢了。”

他的回答模棱两可,让我捉摸不透,我只好拧着眉结,厚着脸皮继续追问:“那你跟他之间的利益能否让你对他真心相待?”

他瞅了我一眼,轻声继续道。我知道我的提问并不能让他感到害怕,更不能乱了他的阵脚,只是他今日的坦诚相对,让我的心在这凄冷的二月也能有繁花盛开。“母妃和兄长们把形势早已看清,我们都明白我们该做什么。放心吧,就算不是为了我自己日后的安稳,为了母妃、兄长们和无名姐姐,我也绝不会叛了太子。”

我心中又惊又喜,拿眼盯着他,看着他微点下了头,才能安心地伸手摸着他的头,笑对他:“你会是一个很好的医师。”

他静看了我一会,道:“姐姐能懂我的心便好。今日讲出这番话,是希望姐姐能够安心养病,不再胡思乱想。我先回去了,宫内是非多了,我也不能真正做到置身事外。”

“我听太子说,你会易容之术?”我又将一个疑问抛了出来,但对答案并不是特别在意。瞒着我你真实的脸,却愿意让我看到你真实的心,想想,我并不吃亏。

“早些年间遇到了一个东方来的高人,苦苦央求之下答应传授给我这种神技。但学会后才发现这种伪装并不是我想要的那种。”他一面答着,一面扶我躺下,又替我捻好被角,便快走了几步,合门而出。

这去了忧虑,人当真轻松了许多。刘舜前脚刚走,我微笑着换了个舒服的姿势,便浅浅睡了过去。

也不知睡了多久,我的嗓子有些疼,勉强撑起身咳了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