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下车 第一六〇章 身份

作者:阳电书名:永不下车更新时间:2021/06/18 18:16字数:2015

  

调换身份信息这样做的工程量、难易度视动机的不同而会有极大的差别。

同时也和目标人物的数据暴露程度密切相关。

在谋划这一切时首先审视自身方然在周密调研后松了一口气:长年累月的执着于永生几乎完全塑造了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事风格过去若干年来虽然频繁与联邦医疗机构和公共服务机构打交道但经过逐一排查、确认自己尚未在样本不断扩充的“联邦身份辨识信息数据库”中留存关键信息。

特别是目前尚由民众自行决定、不具备强制力的基因测序数据还没有暴露。

“基因测序”乃至“基因”虽然是十年、二十年前就进入民众视线的生命科学概念但时至今日一般民众对其的了解仍十分有限对半公益、半商业性质的“联邦身份辨识信息”收集行为也颇多抵触其中摇旗呐喊的某些组织无意中倒帮了方然的忙。

就他自己而言显而易见任何身份信息的泄露都伴随着风险尤其是基因测序。

基因一切盖亚生命的本质特征以遗传物质作为载体、并通过复杂的生化过程决定、控制生命的特质和行为对人而言同样具有重大的意义原则上讲人的一切身体特征和行为特质都受到基因(遗传密码)的影响即便这种影响目前尚无法完整、精确的找出对应关系仍然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譬如说对一些较罕见的遗传相关疾病由于病例稀少、导致医生临床经验有限经常无法对疑似病例做出准确的判断更难以做到有针对性的治疗在基因测序技术成熟、积累足够的数据后则可以借助这一技术快速、准确的进行诊断。

又譬如说医学界早已发现某些“致病”基因的存在与疾病的发生之间有一定相关度基因测序可以发现这些已知的基因缺陷从而提供了预防、监测的可能。

好莱坞影星安吉丽娜朱莉就曾借助基因测序(检测)发现了高危基因进而通过切除乳腺的方式规避乳腺坎瑟;

同样的还有pear公司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患病后也接受过全基因测序。

但是在这儿方然考虑个人身份信息泄露的风险时则不甚关注其医疗、健康方面的应用他担心的是有朝一日被怀疑冒名顶替时会被基因测序技术识破。

一个人的基因除极少数罕见情形外在配子形成时就完全被决定;

终其一生(几乎)不会改变。

与生命科学领域的方兴未艾研究相比基因测序应用于身份识别在技术层面的难度要低得多事实上如果不是因为基因测序在实践中的费效比、和民众对这一技术的本能般抵触这种技术会更早应用于大规模的身份调查活动譬如抓捕嫌犯或者确定谁才是贵重物品真正的主人。

在过去的几十年人类掌握的基因测序技术不断演进时效性越来越好费用则越来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