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下车 第二一八章 郊外

作者:阳电书名:永不下车更新时间:2021/06/18 18:19字数:1966

  

(防d设置很快恢复)

与同行们的做法一样“国际商用机器”在夏洛特的研发中心也建设在郊外。

早年间具体说来大概是西历1460年代沉浸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联邦发展形势还一片大好像夏洛特这样的中型城市地价也眼见水涨船高很多公司、高等院校乃至某些政府机构都无法承担高昂的地价而选择迁到郊外。

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不得不说这只是一种无奈的权宜之计。

市郊在联邦民众的传统认识中是群体混杂、无法无天的危险地带和富裕阶层钟爱的市中心相比经历过重化工时代的联邦很多城市都在“工业化——去工业化”的过程中延展、变迁城市中心在不断迁移迁移的轨迹上则留下一片又一片暮气沉沉、无力自救的破烂城区。

这种历史遗留的地带与点缀在城区的贫民窟一起成为了联邦城市特有的景象。

但是在西历1470年代的今天信息技术的变革改变了这一切。

科技发展社会的运行规则随之而变原本应该、也可以造福民众对社会运行有所助益的所有先进技术现如今却越来越让事情朝另一个方向发展过去十年间联邦大小城市里的贫民窟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昔日的闹市区、住宅区日趋破落居住其中的人也随之而一并落魄。

这种情形历史上前所未有却一早在方然的意料之中。

沿公路向南行驶一路上电动车汇入的车流经过大片死气沉沉的旧城区阳光映照下远处犬牙交错的建筑影影绰绰仿佛蒙上了一层尘土即便只是远眺也能感觉到那经久不散的暮气。

但眼前的景象并非一直以来都是如此。

时间回到十年、二十年前和联邦其他大中城市一样夏洛特也曾经有过繁荣的时光在那段时间里纺织、化工、装备制造等产业在这里遍地开花继而衍生出信息产业、服务业与金融业等新产业市民收入节节攀升房价、地价也一路走高。

看来一切都很美好只要继续像这样发展下去每一个人就都能实现梦想。

然而大家都知道梦终归是梦迟早都是要醒的。

“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相对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

窗外的破落景象随车辆前进而一点点淡出视线卡奥海因里希的箴言却仿佛还在年轻人的耳边回荡。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对危机之源这是比较委婉的阐释。

更直接的说法则是“借的钱早晚要还”:

眼前借钱贷款抵押所得的马克总有一天要被讨还不管到那时有没有偿还的能力总之必须得还。

对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方然已想的很透彻今天在前往公司的一路上所见所闻则让他真切的看到了经济危机的巨大破坏力和面对这种暴力时联邦民众是怎样的手无寸铁毫无抵挡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