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下车 第三八一章 洁净

作者:阳电书名:永不下车更新时间:2021/06/18 18:28字数:2035

  

创造出电子计算机的人必定认为自己与自己所创造的东西不一样根本就不一样。

然而究其原因却往往只有“我思故我在”的苍白辩解。

在劫夺体系控制权的前夜理应最紧张的时刻却分心想到这一点坐在圆桌旁眼瞳里映照出两具线条毕露的身躯三十五岁的男人在凝视他知道自己的注意力并非集中在熟悉之极的外表而是这一副生化皮囊之下的某种东西。

意识自我的意识活动电子计算机是否可以具备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人的意识能否被计算机所模拟甚至能否被人脑以外的系统所承载则是有可能关乎无限长之生命的难解之谜。

这方面的研究长期以来方然在持续的暗中关注。

身为永不下车的追寻者他知道任何搜索这一领域讯息的人都有可能是同类进而会让自己、或者“托马斯安生”的身份招来怀疑但与直接搜索永生、永不衰老的研究相比这方面的风险还是相对较低。

毕竟电子计算机的“自我意识”是it界的传统研究方向之一。

这方面的成果查阅文献借助ffri-it成员的身份博览资讯方然的收获却着实寥寥这并不让他感到意外。

it领域撇开一些长远的战略规划本质上是很追求实用的一个学科领域。

在这领域中应用性、实用性的研究从巨型计算机到人工智能都如火如荼投资和成果遍地开花但是对“计算机自我意识”这样的研究领域正如自己此前的分析那样实用价值实在乏善可陈政府和企业的研究投入也较少。

计算机的自我意识乍一听起来似乎令人心驰神往学术界的精英们却心知肚明。

他们知道这研究并不似高能物理可以为自然科学界指引方向。

相应的在今天的联邦除产业巨头的研究所、和联邦信息科学研究院外几乎没人从事这一方向的研究。

在一切围绕利润继而一切围绕顶层需求而运转的世界抽象而高屋建瓴的研究往往举步维艰这在历史上是司空见惯的现象。

至于说计算机自我意识的研究对人类的永生——意识的永存有没有实践层面上的参考价值顶层中的聪明人必定也想到过这一点只不过一直以来的研究无法支撑起这种暂时还不切实际的幻想。

这方面作为永生的追寻者方然也花费过一些时间精力浅尝辄止。

因为他很快发现所谓“计算机自我意识”与“计算机承载人类的意识”这两个命题之间有着非常大的差距。

且不说第一个目标至今未能实现;

即便有朝一日成为现实距离实现第二个目标也还是遥遥无期。

永生无限长的生命倘若执着于意识与栖居其中的身体生命科学是唯一的希望。

但倘若换一个角度按“匿名者”的观点身体的永存只不过是永生三个阶段中的第一个意识的永存才是第二阶段那么能否借助发达的科学技术让意识脱离身体这具——牢笼以另外的形式长期存在下去甚至达成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