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下车 第四九三章 思维

作者:阳电书名:永不下车更新时间:2021/06/18 18:34字数:1986

  

基础科学对应用科技的支持是有限的。

当前者停滞不前迟早有一天后者的进步也将无以为继。

到那时人类文明的全部活动将真正成为“苟活”失去一切前进的动力与希望在莱斯利兰伯特眼里这才是最可怕的。

人不论自己如何看待终究是一种活在“希望”中的物种。

当未来一望可知降生在这世界上的每一个人稍有头脑便不难一眼望见自己的人生直到结局便会从心底里生出一种茫然与绝望进而怀疑自己生而为人意义究竟在哪里每天的应付眼前之劳碌又究竟是为了什么。

人皆有一死。

至少在西历1495年的今天这句话仍颠扑不破。

这世上每一个人既然死亡注定将要降临活着的意义又是什么庸碌凡夫或许懒得思考这种问题只忙着用廉价刺激充斥生活。

一天接一天的挨到大限降临直到下车而从未为这问题而烦恼。

这样的生活对自己与身边的人意味如何方然并无从得知他只能确定一点这些凡人的人生有或者没有对整个人类文明而言着实无关痛痒不仅一个人就此消失毫无关系哪怕成千上万的这种人集体蒸发也没有任何问题。

从旧时代一步迈进今天几十亿人口就这样消失了世界可曾有过什么改变吗。

剧变当然是有但并非因这些人的下车而起只不过是一阵飓风吹散的落叶只是效应而非原因。

但也有一小部分人站的更高看得(多少)更远并不满足于眼前的生活而会眺望、思考那更遥远的未来。

事实上也只有这一小部分人切实的组成了人类文明的宏伟框架

其他庸庸碌碌的绝大多数不论穷困潦倒还是腰缠万贯终归只是这宏伟框架中的填充只是徒具其形、一旦脱离框架就会轰然坍塌的赘物。

而支持着这些知必有一死的人执着向前的除却希望之外还有什么呢。

没有了唯一的推动力来自于文明从蒙昧时代走向星辰大海的期望着是一切先行者的寄托倘若这样的寄托完全破灭可想而知无人会愿意继续披荆斩棘带领整个文明继续艰难跋涉继往开来。

历史是民众所书写文明是民众所创造。

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直到今天方然仍认同着这一句话。

但这并不是在说所谓民众直到不久以前还拥挤在这小小寰球之上的几十亿人全都是历史的书写者与创造者而只是指出一点:

书写、创造这历史与文明的人来自于民众他们改天换地的力量依托于民众。

世人中的绝大多数终其一生或许片刻都不曾思考过文明的前途宇宙的宿命这并不妨碍他们生老病死走完自认为很有意义、甚至还很精彩的一生。

然而这种幻想般的自欺欺人却无法蒙蔽智者的双眼激励那一小群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