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下车 第五五五章 旦夕

作者:阳电书名:永不下车更新时间:2021/06/18 18:37字数:2010

  

不是矿藏就是石灰岩再或者是生物体总之碳的来源无非是这几种。

至于说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盖亚表面究竟有了一些怎样的变化不仅阿达民nep大区的研究者们也无从观察。

但稍加思考也不难猜到几分。

一言蔽之在全面内战后的“新时代”盖亚表面的人类活动完全以寥寥几十个管理员的意志驱策目标则是这些家伙的野心在此前提下一切人类活动(或者说机器活动)根本罔顾任何环保、生态利益。

一旦明确这点此时此刻盖亚表面的此类行为是采矿还是发电是战争还是屠城都会造成生态的极大破坏。

进而甚至会一点点改变盖亚大气圈的成分。

这种原因相比于氧含量的0.04%之变化更令方然感到一阵头皮发麻。

完全不顾长远利益事实上也根本没心思、没条件去想太多这种立场东北太平洋大区其实就一直如此。

在制定规划时ai根本不会考虑任何环境影响为提升供电稳健性规划一座巨型火力发电厂为此而铲除大片森林爆破巨量喀斯特岩体甚至用刀耕火种的方式开辟通路敷设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这一切无疑都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

森林被铲除岩体被炸坍最终在大气、水与微生物的作用下其中的固定碳都将氧化继而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入大气。

一边大兴土木疯狂燃烧化石燃料以获取电力一边则是生态环境的毁灭。

粗略估计盖亚表面的植物换算成含碳的总量约五千亿吨相比地下矿藏与石灰岩等更容易被破坏博士在报告中提出假设如果在最近三到五年中盖亚表面的植物以年均5.5%左右的速度“消失”则可以解释氧含量与二氧化碳含量波动的50%。

否则单考虑化石燃料与石灰岩等地质物的氧气消耗、与二氧化碳排放并无法解释数据为何会飙升。

盖亚在燃烧……

这是浏览报告后方然脑海中的第一个念头。

5.5%的植物被燃烧为各种氧化物其中固定的碳变成了二氧化碳这比例并不很可怕然而再想一想盖亚生物圈的植物很大一部分都分布在海洋表层这些植物显然无法“燃烧”事态就立即变得十分可怖。

植物在人类活动面前几乎没有任何逃避的能力更遑论抵抗。

不论出于何种原因是战争还是开发行为盖亚表面的植物正在被毁灭这是监测数据背后的残酷现实。

而一旦植物被毁灭从森林到草原再到荒废已久的耕地盖亚表面的一切生物就会失去植物这唯一的食物、也即能量之来源到那时除极少数人还能凭借储备与“造饭机”苟延残喘外绝大多数物种都会殉葬。

即便理智在告诉自己“盖亚的植物全灭”并不会发生巨大的生态危机还是让方然感到十分棘手。

原因不止于眼前的情形在人类毫无顾忌的活动影响下盖亚生物圈的态势每况愈下更在于面对这一切身为阿达民掌控偌大nep并(理应)决定一切的管理员自己却没办法将这势头遏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