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下车 第五七〇章 木船

作者:阳电书名:永不下车更新时间:2021/06/18 18:38字数:1965

  

虽然用于“强人工智能”这一类计算机仍无法承载人的“自我思维”。

手术后的几个月内连接到实验者脑部的计算机一直在尝试连通并试图解析实验者大脑传来的电信号。

这种过程有点类似电子设备的“对码”联邦研究机构在旧时代也做过类似的研究成果可供参考但即便对码在逐步进行计算机对实验者的自我意识而言也只是一种极其怪异的存在彼此并无法融合。

这方面的研究一方面利用仪器监测实验者的脑电活动一方面对实验者进行测试及询问结果显示其“自我意识”对接入的计算机系统并不甚敏感。

手术后的第九十天与第一百八十天声称自己并未感觉异样即对接入基本没有反应的实验者占比分别为39%与22%对照脑种植试验的3%与1%很显然两种手段之间存在巨大的效应差异。

据此研究者认为实验者的脑、或者说其自我意识对接入的计算机系统感到陌生。

或许其也在尝试进行“对码”只是效率较低。

即便那些“感觉”到接入系统的实验者种种迹象也显示其自我意识只是将感觉到的东西视为“异类”普遍反映自己出现了某种意识阻滞感并声称这感觉“令人头脑发空甚至烦躁不安”。

涉及到意识的凡此种种没有亲身体会一切只能凭语言想象、猜测。

相比之下不论阿达民、还是负责人更倾向于采信ai监测系统的分析认为人脑与计算机的沟通尝试仅仅止于“试探”计算机这一边很想与人脑建立连接(这是任务)但人脑这一边流淌的生物电却未向计算机侧扩散。

人脑外联的两条路种植脑组织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计算机外联则徒劳无功。

方然并不关注技术细节而更关注成果但考虑到种植脑组织的“材料”是来自其它实验者的大脑材料本身并无法逃脱衰老、死亡的宿命。

不仅如此脑毕竟是“自我意识”的栖居地即便只是(每次)切下一小部分脑组织种植在欲延续意识存在者的大脑上但这块种植的脑组织是否会残留有提供者的自我意识如果有又会对接受者造成怎样的影响。

nep_774机构的报告相对乐观认为这种影响十分有限甚至无法被观察到。

不仅如此倘若这一技术进入实用阶段“材料”的来源应该会以接受者的克隆体来提供只是目前nep大区的研究机构还未掌握这类技术。

用克隆体的脑作为自己大脑衰亡后的新居所这一设想其实科学界早已有之并非新颖的脑洞区别、或者说分歧只在于nep_774的专家们都清楚人的自我意识无法被读取、更无法被写入要迁移意识现在还必须要进行脑组织种植。

但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

如果仅仅是如果出于减少手术次数、缩短周期的考虑直接将克隆体的脑与接受者的脑进行连接会发生什么情况。

这时克隆体的大脑内是否会有意识的存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