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毅坚卓的他们 第一三九章 无边落木萧萧下

作者:推敲夜僧书名:刚毅坚卓的他们更新时间:2024/02/17 02:24字数:2678

  

罗庸先生满腹经纶、学富五车,上课的时候永远都是空手而来,什么书都不带,站在讲台上便挥洒自如,侃侃而谈。

这一日,他站上讲台便用粉笔在黑板上默写了整首杜甫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今天我给大家讲这首杜甫的登高,这首也算是杜甫的名篇了,相信许多同学都已经对这首诗倒背如流了,在讲这首诗之前,我给大家猜个字谜”。

罗庸先生用粉笔在黑板上在“无边落木萧萧下”一行画了一道。xw

“这行诗打一字,谁能猜出来”

课堂上的众人或是交头接耳,或是在本子上写写画画,都不知其所以然。

“你们猜得出吗”胡承荫转头问坐在旁边的贺础安和陈确铮,陈确铮摇了摇头,贺础安皱着眉头苦思冥想,全然不理他。

过了一会儿,罗庸见无人答上来,笑道:

“既然没人猜出来,那我就公布答案了。”xw

说完拿起粉笔就要在黑板上写,这时候贺础安举起了手。

“罗先生,我猜出答案了。”

“这位同学,你说说看”

“是日月星辰的日字。”

“没错,正是一个日字,能跟大家说说你是怎么解的吗”

“先把这句诗拆成无边落木和萧萧下两个部分,先解萧萧下,南北朝有宋齐梁陈四代,齐和梁的帝王都姓萧,所以萧萧下就是个陈字;之后再看前面的无边落木四个字,陈字无边便成了东字,东字繁体落木,即是去掉木字,就只剩下一个日字了。”

“讲得很不错,思路清晰,有理有据,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贺础安。”

“贺础安你选了我的课吗我的名册上没有你的名字啊”

“我现在在读历史系二年级,是来旁听先生的课的。”

“难怪会第一个解这个字谜。大家有没有发现,其实听他讲完解题思路就会发现这个字谜不难只是文学系的学生向来都是从字形上去入手拆解,做一些变换,殊不知破题的关键却在萧萧下这三个字上,而破这三个字就要用到历史思维,只要猜出这个陈字,后面便到了拆字的小把戏,难题也便迎刃而解了。这个小小的谜题说明一个什么问题说明这世间的学问都不是孤立的,大家要博览群书,不要只学习自己本专业的东西,旁的学科也要多多涉猎,触类旁通,融会贯通,方能活学活用。”

贺础安突然被罗先生表扬了一通,害羞得脸都红了,陈确铮、胡承荫跟梁绪衡都悄悄跟他竖起大拇指,他害羞地不看他们,索性把眼睛一直盯着黑板。

“闲话说完,我们来好好讲讲登高这首诗。”

罗庸先生习惯性地把手背在身后,一边在讲台上来回踱着步,一边将整首诗通篇背诵了一遍,之后沉默良久,似是在默默品味。

“这首诗前人誉为古今七律第一,大家知道为什么吗诗歌之美,一在形式,二在意蕴,空有字面的考究对仗而无深厚的意蕴,那不过是卖弄机巧,就好像无情对这种文字游戏,但登高这首诗高就高在,在形式上,它通篇对仗,而首联又是当句对:风急对天高,渚清对沙白;一、三句相接,都是写所闻;二、四句相接,都是写所见,对得极其工整。然而这首诗高就高在它意蕴的高妙,因“风急”而闻落叶萧萧,因“渚清”而见长江滚滚;全诗融情于景,感人至深,落叶萧索,让人不禁黯然神伤,然而长江奔涌的雄浑之气又让人不禁胸中激荡。同学们,现在山河破碎,家园零落,我们的国家此刻正合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一句,可即便是日本人占领了北平,占领了上海,占领了南京,把咱们逼到千里之外的大西南,但是我们当老师的只要还有一天站在这三尺讲台,你们只要还有一天坐在课桌前学习,我们中国文化的长河就永远不会断,这就是不尽长江滚滚来。同学们,好的诗歌就是有跨越千年的魅力,杜甫一生为衣食奔走,却仍旧不忘家国,胸怀天下,也正是因为他看尽了人间疾苦,才能一开诗境,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

下课钟声响起,周曦沐走上前去跟罗先生打招呼。

“每次听罗兄授课,都受益匪浅,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杜少陵泉下有知,定将罗兄引为知己啊”

“哈哈哈,知己可不敢当,仰慕者罢了。”

说完,罗庸先生微微颔首,迈步而去,“三剑客”走过去跟周曦沐打招呼。x2三

“周先生,你也过来听课啊”

“是啊,在罗先生面前,我跟你们一样,都是虚心受教的小学生而已。对了,刘兆吉、向长清他们五月底组了一个诗社,取名为南湖诗社,还专门邀请了闻一多先生和朱自清先生担任指导教师,现在已经有二十几个社员了,他们不定时举办诗歌朗诵会,明天的朗诵会闻先生和朱先生都会去,地点就在南湖的崧岛,你们要不要去凑凑热闹”

胡承荫兴趣颇高:

“我知道南湖诗社,他们经常在海关教室的外墙上张贴壁报,把一首首诗誊抄下来,贴在牛皮纸上,我路过的时候看到大家都围着看”

贺础安也饶有兴致: